close

gfbf001

  

愛與被愛,千古難題。

當出現一個斗大標題:我們都該有兩個情人,一個愛我的,一個我愛的。

感覺似乎是個理直氣壯的解決方式,皆大歡喜,沒有什麼不合理,也讓多情人的目光緊緊相吸。

而這樣的凝望,該算是一種飛升,抑或是墜落的任性?

  

《女朋友。男朋友》講述了一女兩男,三個死黨愛恨難斷的三十年,由最熱血青春的高中時期,一路蛻變到世故的成熟壓抑。濃烈或許會稀釋在時間的洪流裡,卻未曾受忘於走過那些故事的主角們;只是時空不同,角度不同,比重不同。這是我看完電影後,一個最直接的當下感受。楊雅喆導演用含蓄卻力道強勁的表達,呈現出真摯動人的幽微情感,當中的留白,讓我從賞後之初的說不出話,到之後的愈想愈愛。每個鏡頭都美得像幅畫,也惆悵得像首詩;既輕柔,也沈重。

 

gfbf037

 

阿仁愛美寶,美寶愛阿良,而阿良卻跟阿仁說:她從來就不是我的女朋友。

阿仁對美寶展開追求:雖然我不是主打歌,但我是妳的B面第一首。

美寶接受了阿仁,三人行之間的微妙關係,於是確立。

故事來到大學,正值野百合學運,以阿仁為首的三個人也參與其中,在中正紀念堂靜坐抗議呼口號。

這一天的夜晚,發生很多事。阿仁對阿良送上”友誼長存”四個字。

刺耳的四個字是濃縮了多少五味雜陳之後的最貼切,卻也爆發了阿良隱藏在心中的同志情感。

美寶與阿良,從死黨變成說不出口的情敵,同時也發現阿仁劈腿女同學的事實。

多年後,阿仁成家立業結了果,美寶從元配變小三。

失去聯絡的阿良,與美寶再次相逢....。

 

楊雅喆導演在映後座談提到,《女朋友。男朋友》的命題是『自由』。無論是學生時代參與或發起學運的熱血,還是成人之後的名利角逐與情愛糾葛,其實自不自由都是個人選擇,我們可以決定海闊天空,只是很多時候,我們都選擇自我綑綁。

 

gfbf035

 

有一句老話:「友情誠可貴,愛情價更高,若為自由故,兩者皆可拋。」若果真如此,為何千古流傳的那些可歌可泣,中外皆然,總不脫情愛二字?或許,沒有國仇家恨就沒有拋頭顱灑熱血的烈士,在和平年代,自由的意義便從大我回歸小我,再將小我放大成生命的全部。我愛,故我在。所以貪妄,所以執念,因為有那麼一絲深深的恐懼,害怕若不緊緊抓住這條以愛為名的神聖枷鎖,就會跌個粉身碎骨,堅持的信仰也會無以為繼。我們以為我們勇敢追愛,用自欺的安全感包裹心靈的缺口,卻不自覺深陷囹圄。

 

是的,在愛情的國度裡,我們都在自討苦吃。『愛情,很難純粹,尤其在歷經種種考驗之後。不經波折的愛情不美,一波三折的愛情又教人傷痕累累,或許人哪!我是指部份的人,就是有那麼一點犯賤,哪裡苦就往哪裡去,認為不吃苦焉知樂,卻又泅於苦中作樂,於是永遠無法離苦得樂。』這段話是我一年多前在看另一部電影《陪妳到最後》時的感想,偷懶沿用到這裡,倒也奇妙的剛好對號入座。

 

《女朋友。男朋友》深入淺出的微言大義,都躲在渺小又巨大的存在感裡,能與自身經驗結合到哪裡,後座力就發酵到哪裡。此刻腦海不禁勾勒著導演形容的一個場面:「每每看到帶個孩子蹲在菜市場攤販前面殺價的歐巴桑,總是教我最感動!她們不知經過了多少故事才能變成現在的樣貌。」過盡千帆之後,平凡的幸福才是最難得,而此等體悟,亦是我至今尚未完成的功課。

 

「如果我是浪,淚從海裡來。如果我是花,我們生長在同一棵樹,只在不同的季節盛開。」很書卷氣的文青電影,從那個叛逆在學校牆上噴漆同時又充滿文藝氣息的年代一路延伸。最後用《女朋友。男朋友》導演楊雅喆領著劇組在台北電影節領獎台上的話作結:時代再大,也大不過有愛的人生。敬!吃苦的人。

 

gfbf036 

 

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魚子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